官渡之战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名声显赫。到了袁绍,同样位居三公之上。借祖上阴德,袁绍从来不失名声地位。只不过,汉室衰微,政治腐败,袁绍还是位列大将军何进之后。尽管如此,在那个十分看重门第的时代,袁绍仍是一呼百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袁绍的失败很令人惋惜,也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早年的袁绍还是很有些英雄气概的,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般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想当年,大将军何进一再受十常侍陷害,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袁绍挺身而出:“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人就是这样,没有拖累,行为做事也就无所挂碍。袁绍虽然名气不小,却没有自己的兵马,诛杀十常侍还要向何进借兵。手头拮据,内心丰富。袁绍此时,意气风发,英雄盖世,敢说敢做,丝毫看不出后来“色厉内荏”的迹象。问题在于:何进屠夫出身,从来胸无定见,几经辗转,最终还是被十常侍诱杀。何进已死,权力尽归十常侍所有。袁绍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奋不顾身,与曹操一起,杀入宫中,将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尽皆诛杀。不幸的是,杀死了一群狼,又引来了一只虎。董卓借勤王之机,顺利进入朝堂,很快权倾朝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董卓就想废掉汉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结果丁原仗吕布之勇,坚决反对。后来董卓用计,策反吕布,刺杀丁原,从此一手遮天,再无顾忌。
按说在这个节骨眼上,董卓权势如日中天,更兼其恐怖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朝堂之上谁还再敢说半个不字。但袁绍就是袁绍,从来不失英雄本色。当董卓再次提出废立之事时,别人都不敢说话,唯独袁绍应声而出:“汝欲废嫡立庶,欲为反耶。”见还有人反对,董卓不禁大怒:“汝视我剑不利也?”见此,袁绍毫不想让,拔剑说道:“汝剑虽利,吾剑岂不利也?”情势危急之际,幸亏蔡邕从中相劝,双方才各自罢手。袁绍经此力争,不能得手,只能匹马奔冀州而去。想袁绍此时,虽有四世三公之名,终究实力太弱。而董卓把持朝政,又有吕布等人助纣为虐,真要撕破脸皮打起来,袁绍肯定赚不到半点便宜。但也正是因为身处如此险境,犹能慷慨激昂,才恰恰表现出袁绍的勇敢和无畏。诛杀宦官,抗衡董卓,都绝非等闲之辈能做得出来的。后来就不一样了,回到地方之后,因为祖上有名,四方仰慕,队伍很快壮大,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前,袁绍手下已经有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郭图、颜良、文丑等一班文臣武将,兵马钱粮更是不计其数,阵势之大,影响之广,天下独此一家。
事业做大了是好事,但由此带来的负担也越发沉重。随着这个集团的不断强盛,圈子内部越来越难以平衡,内部斗争开始了。面对日益显现的内部矛盾,袁绍的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到了十八路诸侯会师洛阳的时候,大家因为“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就理所当然地推举袁绍做了盟主。俗话说:买卖好做伙难搭。按说袁绍号令诸侯,机会千载难逢。运筹好了,不仅可以消灭董卓,收编队伍,壮大实力。而且还可借此纵横天下,入主朝廷,把持朝政。到那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不是曹操,而是袁绍了。但袁绍面对天下精锐之师,却显得无所适从,难以决断。十八路诸侯的各怀异志,让袁绍伤透了脑筋。最后,队伍解散,各奔东西。
回到河北,袁绍继续做他的诸侯王,内部矛盾更加突出。袁绍当然不会明白,从来树大招风,在那个群雄竞起的当口,占据这么大的地盘,别人哪能不眼红。但这时的袁绍,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威武雄壮的袁绍了。内部关系理不顺,斗争日趋白热化。手下人才不少,却各打各的算盘,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尤其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此袁绍不仅不能乾纲独断,反而听之任之,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内部不团结,人才越多越麻烦。更要命的是,袁绍养尊处优,未老先衰。袁绍不比曹操,处处充满危机,既要亲自率兵东征西战,又要时时提放来自朝内不时射来的暗箭。袁绍更不比刘备,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久走江湖,内心已经打磨的极为坚韧和光滑了。
或许是长时期和平环境的缘故,袁绍虽正值壮年,却早已暮气沉沉。别的不说,仅仅因为最心疼的小儿子有病,就搞得自己精神恍惚,“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甚至要死要活,以至于田丰劝其趁许昌空虚、袭击曹操的时候,袁绍却以儿子有病为由一口回绝,从此失去了问鼎天下的大好时机。这种典型的“老人心态”,让袁绍集团一步步走向了下坡路。后来的官渡之战,袁绍本想奋起,但养尊处优形成的思维定势,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面前终究显得无能为力,不堪一击。而让袁绍无尽烦恼的是:以前没做大的时候尚能威加四海,如今家大业大怎么反而不如当初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官渡之战是袁绍、曹操为争夺北方主导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胜则整合中原,具备一统天下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败则从此退出逐鹿游戏,在台下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看戏人。战前,曹操听说袁绍没有带谋士田丰出征,大喜过望,胸有成竹的断定:袁绍一定会失败。战后,袁绍向北败退,曹操以少克多,艰难取胜,仍心有余悸的说:如果袁绍在战前使用田丰的计谋,那胜负真的难以预料。那在官渡之战前,田丰究竟又给袁绍献上了什么计策,让曹操在战后还心有余悸?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大举征讨在徐州的刘备。田丰建议乘机攻击曹操后方,断其后路,与刘备两面夹击曹操,北方可一举而定。袁绍当时被小儿子的病情折磨得神志不清,竟然没有采纳田丰的计策。轻松战胜曹操的机会就这么轻易溜走。等到曹操对刘备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其解决的时候,袁绍这时才醒悟过来,想主动进攻曹操。但战机已失,清醒认识到形势变化的田丰这时竭力反对出兵,劝袁绍对内深耕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结交豪杰,训练兵马,大兴屯田,储备粮草;对外时不时派精锐部队去袭扰曹操地界,与其对耗,拖也把曹操给拖死。
袁绍呢,这时像打了鸡血一般,执意渡河与曹操一战定胜负。田丰也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拼死反对。结果可想而知,田丰被袁绍扔进大牢。之所以没有砍下脑袋祭旗,就是准备等凯旋之时向田丰炫耀胜利。官渡之战的结果不会以袁绍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大败而归,袁绍不怕见河北父老,但是却没颜面见被自己关进牢房的田丰。如何对待提出过被事实证明是正确意见的田丰,考验着袁绍的胸襟和气度。田丰看透了袁绍,也看穿了自己的命运。袁绍此人外厚内忌,如果打胜了,一高兴还有可能赦免自己。但现在输得裤子都要当掉,一定会羞愧难当,自己再没有活路!
很多人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军,都认为曹操智勇过人。“胜者为王败者贼”,无论《三国志》《三国演义》还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官渡之战中曹操聪明而袁绍是个笨蛋。以少胜多的胜利自古以来每每令人赞赏,但是大家仔细想想看,曹操和袁绍当时被称为中原两强,兵力应该相差不多的,为什么曹操在官渡只有1万人(也许是两万或三万)而袁绍却有10万之众呢?(曹操再穷也不会只有1万人守卫中原吧)而且为什么袁军兵那么多不缺粮曹操兵那么少反而会缺粮呢?形成这种情形其实恰恰说明了袁绍战略的成功,曹操战略的失算。
因为曹操当时把军队演黄河布防,把布将都派了出去,曹操这么做只会有两种可能:一是误以为袁军会全面进攻;二是曹操不知道袁绍会从哪里开始进攻;所以,曹操分散了兵力,兵法有云: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袁绍正是利用曹操人兵力分散的弱点集中兵力渡过黄河直捣官渡,所以从当时形势来看,袁绍那么做其实是对的,而相反如果按照田丰的计策分兵骚扰曹军的话就会正中曹操下怀。后来曹操虽凭借出色的谋略消灭了颜良文丑两支军,本以为袁绍会害怕曹军而撤兵。但是曹操却又失策了,袁绍拒绝了沮授建议,把10万袁军渡过黄河,直捣官渡。而曹操在官渡只有1万人,还伤了二三千人。袁绍集中用兵,以多击少,直逼许昌,打乱了曹操原本的军事部署,造成了只有曹操本队以不足1万面对袁绍全军10万的局面,袁绍占拒了绝对的主动和上风。
面临如此的困境,曹操信心大失,向许昌的荀彧写信打算撤回许昌,在荀彧极力劝阻之下才放弃了撤军举动。曹操兵少,没有实力与袁军抗衡,只好坚守等待时机,同时,曹操命官渡附近的徐晃军想方设法截烧袁军的粮食,虽然徐晃打败了韩猛的运粮军,烧了粮食。但是从史料记载来看,这并没有影响袁军。而恰恰相反袁绍对曹操运粮队的打击却很严重。袁绍又派刘备深入曹操的敌后---汝南,发动当地群众和黄巾军打游击战和骚扰战。使得曹操不但兵少的可怜连粮草都奇缺。所以袁绍当时在战略和战术方面仍然是正确的和成功的,而沮授的忧虑是多余的。
然而老天却偏偏倒向曹操这一边,袁绍身边的许攸叛逃曹军,建议曹操偷袭乌巢------袁军的总屯粮处。这个建议是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和不理智的,因为乌巢坐落于袁军大营以北,如果被袁军发现或被乌巢的袁军打败的话,曹操和曹军决无生还可能。但是曹操当时只有1个月的粮食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曹军也会因粮断而被消灭。所以曹操决定孤注一掷,在乌巢拼死一战,“士卒皆死战”,终于把乌巢的粮食烧光了。
这下该袁绍面临生死抉择了,袁绍其实心里清楚,即便让所有军队都去救乌巢,也无法挽回乌巢的粮食了,袁军军心大乱是迟早的事,所以袁绍痛下决心,让大将张郃率重兵进攻官渡大营,对乌巢粮食被烧一事对全军保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10万袁军免遭溃败。关于史书上记载,张郃后来的反叛是因为郭图的谗言的事情,我认为这有点让人无法相信。我个人认为,这段记载不过是为掩盖张郃叛离袁绍的事实故意写的托词。真实情况可能是,张郃在攻打曹营的时候受到了曹军的攻心战,或者张郃是因为其他原因故意的叛逃曹军而造成了袁绍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不管怎么说,曹操胜利了。我认为,官渡之战其实并不像《三国志》上写的那样,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认为曹操在这场战争中显示出了多么高的智慧,认为曹操大智大勇什么的,从曹操陷入兵少粮少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袁绍其实在官渡之战前期和中期的策略是正确的,田丰和沮授的建议其实也不是多么高明。曹操能赢得这场战争,运气成分很大,曹操所谓的大智大勇,他偷袭乌巢的举动,其实不过跟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表现如出一辙,曹操仅仅体现出了项羽的拼命精神而已,而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的打仗方式。袁绍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其实并没有什么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误,唯一的缺点就是御下不严,用人不是很妥当,导致乌巢失守,张郃叛逃。不过史书毕竟是魏国人和晋国人写的,自然要抬高曹操和张郃,贬低袁绍了。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这场战争的真实情况,那就是袁绍的军事能力并没有那么差,曹操虽然很有谋略,但也不是像常人认为那样那么用兵如神而没有纰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1]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查看更多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曹军的战略部署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
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备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查看更多
胜败原因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18]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
双方参战人员1、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2、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3、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历代评价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查看更多